2023年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業務推進會在西安召開——漢中資信擔保獲得全省“優秀合作機構”稱號
發布日期:2023-03-16 08:30:34 來源:
3月14日至15日,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業務推進會在西安召開。陜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陳軍平、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嘉輝出席并致辭,人民銀行西安分行、省工信廳、陜西銀保監局相關負責同志到會指導,各市財政局、陜西省再擔保公司及43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200余人參會。
會上,陜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陳軍平指出,各級財政部門要充分認識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,不斷完善資本金補充、風險補償、績效評價等融資擔保支持政策,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做實做強做大,實現可持續經營。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主動適應行業改革轉型要求,加強自身能力建設,聚焦主業多元化創新,不斷優化細化合作機制,加強銀擔合作尋求業務新突破,發揮“接地氣”優勢和“放大器”作用,更好地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。
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嘉輝指出,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要落實好服務實體經濟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、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,為服務陜西構建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擔保力量。各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,加強對機構的業務監管和指導,促進合規、合法經營,確保風險可控。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要堅守主業,服務實體經濟發展,不斷深化合作,引導金融產品創新,提升金融服務供給,有效提升融資可獲得性,確保經濟主體發展中真正得到政策實惠。
陜西省再擔保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薛鵬雕強調,2023年各體系擔保機構要持續聚焦主業主責精準發力,不斷做大業務基本盤;深化銀擔合作,加快推出系列批量擔保產品,精準支持小微企業和“三農”發展;靠前發力精準支持重點領域,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、鄉村振興、專精特新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等重點領域;深化體系建設改革,建立鏈條更短、效率更高的中省市三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;強化體系合作管理,落實好合作授信、評級管理、分解目標任務考核、體系間人員掛職交流等措施;加強風控能力建設,建立健全合作業務風險動態監控機制。
會上還通報了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表彰結果,漢中資信擔保公司獲得了“2022年度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優秀合作機構”稱號。
2022年,漢中資信擔保在漢中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在各級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下,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、擔保業務開展、風險防范控制、銀擔合作等具體工作取得了新進展,新突破,業務規模站上了新的臺階。截至2022年末,公司在保業務1994筆,在保余額達到32.21億元,“三農”小微企業戶數占比96.36%,金額占比97.01%,在保余額放大倍數4.06倍,當年平均融資擔保費率降至0.66%,撥備覆蓋率190.67%,銀行機構授信總額47.8億元,超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。
2023年,漢中資信擔保將繼續以“穩中求進”作為發展總基調,不斷完善體系建設,深化擔保服務,嚴格控制風險。一是完善體系建設,強化體系內合作。繼續積極爭取各級股權投資,運用好中省相關獎補政策,促進市縣兩級搭建長效資本金補充和業務獎補機制,不斷壯大注冊資本規模、增強風險抵御能力。深化體系內合作,強化業務備案工作,加大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推進力度,切實利用好體系優勢,提升擔保服務能力。二是深化擔保服務,持續紓困解難。持續深化銀擔合作,擴大銀擔分險業務范圍及覆蓋面,引導銀行對公司給予擔保支持的企業,適度降低貸款利率,降低信貸主體的融資成本。繼續推動純信用、無抵押式批量化擔保業務開展,不斷幫助經營主體降低獲貸難度,破解融資難題。進一步加大業務拓展力度,著重加強對優質客戶的吸引和維系,探索通過建立客戶白名單、開通綠色業務通道等方式強化政策傾斜、增強優質客戶黏度。三是加強風險管理,完善風控機制。不斷優化健全各項風控制度,加快形成差異化風險控制體系,繼續運用風險預警、風險分類等措施提升風控能力。持續做好存量問題企業的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,盡最大可能保障擔保主體正常生產經營。繼續深耕比例分擔業務,持續對接各合作銀行,不斷擴大銀擔分險業務范圍及覆蓋面。
2023年,漢中資信擔保將緊密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在省再擔保公司的帶領下,不斷完善體系建設、強化擔保服務、深化風險管控,切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職能作用,為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,漢中市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。